1月25日,中網在線與百度直達號達成戰略合作,舉辦了一場名為“直達2015新商機--從客戶體驗到商機生態圈”的主題論壇會,偉哥有幸被受邀參與了這場討論會。
這場討論會中,印象最深的是有個關于創業人群比例的統計,統計稱意大利8個人里有1個中小型企業,美國是12:1,最接近大陸文化的臺灣是20:1,中國到今天大概是45:1。按照這組數字邏輯,目前中國中小型企業包括個體全部加起來大概有4000萬,這是完全的不飽和,中國的創始市場巨大,這個數字在未來的3-5年至少會翻一倍,創業市場的潛力巨大。
整個會下來,我亦有所感,將近期的的一些思考結合會議所感整理成這篇文章,本文主要是從創業需求及服務方面探討當前創業的生態時代?;蛘呶矣^察的還不夠細致,也歡迎更多創業領域的朋友與偉哥交流。
創業的三個層次與面臨的問題
按照中網在線的說法,當前移動互聯網時代,創業者會面臨三個層次的需求:識別層次,創業者如何選擇“火眼金睛”識別確認適合自己創業項目;深入層次,如何獲取真正的創業技能和經營方法,讓自己的創業事業能夠得以持續;拓展層次,能夠得到資源及技術方面和精神導師的支持。這三個層面的問題得不到解決,創業或許會很難。
而項目運作后面臨的幾個最大的問題是:客源從哪里來,如何提高營業額?如何減少成本運營?如何對項目進行有效的推廣?如何時間線上銷售功能?如何進行日常的經營管理?這些層出不窮的問題會讓創業者一個頭兩個大。
創業已經進入生態時代
事實上,當前的創業而已經不是以前單打獨斗的時代,也不是憑著一腔熱忱一身膽識抵押房車從銀行貸些款就能成就一番事業的時代。當今的創業環境已經足夠好,換句話說創業服務行業已經發展的比較完善,基本上從初創到天使到A輪甚至到上市都有各種可以幫助企業們的服務商,而不是像以前從注冊商標到招徠顧客都需要自己親力親為。
劉基的《說虎》講的是借力,當前的創業也是一個“借力的時代”,或者說是一個眾包的時代,這種狀態下的公司都是輕的,你的公司只需要與其他公司搭配或者提供其他公司可以入住的環境,就能實現最終要實現的目的。這等同于你是陽光、空氣或者土壤中任何一個角色=你的資源吸引更多企業參與,最終形成一個生態系統。這樣單純的說可能不好理解,接下來我以幾種生態類型搭配幾個案列來說明。
當前創業的幾種生態類型
上文說的的是企業創業的個體生態,其實當前整體上創業已經進入生態時代,簡單的說就是沒有簡單而獨立的創業基地,包括當前各地興起的創業孵化器等都不是孤立的,而是與其他相關機構或者自己搭建一套綜合的創業體系為創業者提供創業服務。以下,說說我相對熟悉的幾種,可能還會有更多的創業生態,大家可與偉哥探討。
第一種,可以稱為“全創業服務生態”
基于創業者的“需求鏈”做的行業上下游的“服務鏈”,創業家的“黑馬系列”就是這樣一個生態閉環。黑馬大賽吸引各地創業者與一眾投資機構,大賽中的IPO即可以為創業中的企業提供推廣服務,同時投資機構以及創業家自己成立的黑馬基金可以為企業提供投融資服務,參與大賽的企業同時可以加入黑馬會及黑馬商學院參與各種培訓同時享受更多的服務。
“i代言”可以讓企業通過視頻發布新產品,新上線的“牛投”可以實現產品眾籌,同時還有各地園區源源不斷為其提供創業項目,所有產品自身可以閉環,彼此之間又互相打通形成一個大的基于創業的生態鏈,整體為用戶提供全方位服務。
第二種,車庫咖啡及3W咖啡的“咖啡館生態”
車庫咖啡是現在的中關村創業一條街的第一個創業咖啡館,目前整個創業一條街的已經有數個咖啡館,車庫咖啡目前仍舊走孵化器\加速器路線,預計2015年將會在全國完成10家以上的孵化器。
3W咖啡也是孵化器路線,也走全國路線,同時更孵化出了拉勾網這樣的招聘網站,集招聘及獵頭于一身,也會經常組織一些活動吸引創業者及投資機構,起到雙方的對接作用。其實,基于創業可以做的很多,每一個創業機構都可以圍繞整條“創業鏈”做很多的產品與服務。
第三種,中網在線的“商家直達生態”
大家對中網在線可能比較陌生,或許大家知道28商機網,28只是中網在線一個產品,其旗下還有創業網、連鎖網、致富網、搜易網等產品。這些產品圍繞創業這個核心服務,構成四大平臺:創業社區信息平臺、營銷推廣平臺、品牌營銷渠道快建平臺及管理工具平臺,可以幫助企業完成營銷渠道推廣、營銷渠道建立、營銷渠道管理三個階段工作,這些平臺本身已然是一個創業服務生態。
1月25日,中網在線與百度直達號達成戰略合作,中網在線指將借助百度直達號,基于移動搜索、@賬號、地圖、個性化推薦等多種方式,讓創業者直達商家以縮短顧客和商戶的距離,以此“連接人與創業商機”。這個模式作為O2O的經典模式,可形成 “搜索+直達號+支付”的完整閉環,從搜索、選擇服務、到支付,各個環節的服務都可以在直達號內完成,6億百度手機用戶及商家將會獲益,中網在線迎來“商家直達生態”時代。
第四種,地方孵化器生態。
地方孵化器一般是各地政府為促進當地創業做的創業基地,一般會包括孵化器與創業園區,近2年比較有名的有成都高新技術創業園及青島創業園區。隨著政府提倡的“全民創業”興起,當前基本上各地都有創業園區及孵化器。
另外,清華及北大等各大名校也有針對大學生的孵化器。這些孵化器及園區一般都會與一些知名的創業機構、投資機構及科研機構有所關聯,甚至也會與一些知名企業簽署協議,目前已經有一些知名企業搬去一些園區。
其實,還有一種大家可以討論,那就是各平臺型及生態型企業。這些平臺型可以接入很多企業,尤其是線上平臺接入線下傳統企業,很多傳統企業通過平臺觸網是一種新生般的脫胎換骨,跟二次創業沒有太大區別,所以也可以放到創業這個范疇。
需要說明的一點是,現在所說的創業與早期的招商沒有太大區別。招商是把商家籠絡到自己平臺并與之合作,這相當于過去BAT搞的開放平臺,是一種眾商家為自己打工的形態,再直白一點與淘寶和京東也沒有太大區別,吸引萬千賣家一起來面向玩家。因此,招商平臺上的這些商家也算是創業。
至于創業,也是搞出一個平臺以為創業者們的提供各種各樣的服務,推廣、營銷、供應鏈、CRM、招聘、培訓等等一系列企業需求皆能滿足,以此,發展到現在,招商與創業基本已經無所差別,或者說,招商已經成為創業服務的一部分。
限于篇幅,就說這些吧。
文/王吉偉 微信:mcjave
以上就是關于從中網在線“直達生態”談創業的生態時代全部的內容,關注我們,帶您了解更多相關內容。
特別提示:本信息由相關用戶自行提供,真實性未證實,僅供參考。請謹慎采用,風險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