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小刀馬
聯想集團發布2014-2015財政年第三財季業績,營收為141億美元,同比上升31%;凈利潤為2.53億美元,同比下跌5%。這是聯想集團最近幾年罕見的凈利潤下滑。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摩托羅拉移動業務仍在大幅虧損。
楊元慶表示,要在完成對摩托羅拉移動收購的4-6個季度內實現盈利。聯想在收購摩托羅拉時,摩托羅拉移動單季度虧損超過1億美元。扭虧對于聯想來說只有一年的時間,如果聯想做不到,那么這次收購無疑是值得商榷的。更令人擔憂的是此舉會不會成為拖累聯想的一個累贅?
如今摩托羅拉已經回歸中國市場。楊元慶也表示,在摩托羅拉回歸中國的一周內,MOTO手機預訂超過百萬臺。這個數字說不上驚喜,也說不上不好,只能算中不溜。要知道小米Note預售4天過百萬,第一天(28日)上線幾乎又是秒秒鐘售罄(鋪貨未知,銷量未知)。雖然也遠沒有曾經紅米Note創造的34分鐘售出十萬部的佳績,不過這可是小米的中高端機。
對于MOTO手機預訂究竟是一千多的MOTO G受歡迎,還是三千多的MOTO X受歡迎我們還不得而知。但可知的是,如今MOTO的虧損已經拖累了聯想移動。
據財報顯示,摩托羅拉上季度銷量同比增長118%,單季度銷量首次突破1000萬臺,達到1060萬。楊元慶透露MOTO的毛利率相當不錯,不僅比聯想手機高,也比聯想PC高。這個也是自然,因為聯想本身就是要打造MOTO高端的形象。
不過,運營費用高也是一個問題,否者也不會虧損那么大。楊元慶表示,聯想下一步將從擴大銷量和控制成本兩方面入手改善MOTO的盈利水平。扭虧的重任是橫亙在聯想面前的一道重閘,搬起來就不能輕易放下,不然是會砸到自己的腳的。
對于擴大銷量的重任無疑會落在中國市場身上。這也無可厚非。但是中國移動市場的格局也是日新月異。小米、華為、酷派等手機廠商的崛起也在壓制著聯想。聯想希望MOTO能喚起人們對曾經美好回憶的向往。但是不是真的能被市場接受,還需要繼續觀察。起碼以現在的預定量來說,勿喜勿悲。
此外,如果MOTO在中國市場沖量最終還是落在低端機身上的話,對于MOTO的回歸也不能算是成功的。只有MOTO X系列的產品得到市場的認可和追捧才算MOTO的王者歸來。不過目前看,難度不小。
這一次的回歸。HELLO MOTO!復古風來襲。很顯然聯想希望喚起人們埋藏在心中的那份柔軟或者說是情懷,但這也僅僅是對曾經熟稔MOTO的一種回饋。對更多的年輕用戶來說,MOTO還是一個新鮮事物,需要接納的過程。即使是那些故人對于MOTO的認知是否也已成過往云煙?這都要考量聯想的智慧。
對于聯想來說,如果想要用一年時間幫助MOTO扭虧,那么最重要的還是要讓MOTO X系列,包括MOTO X Pro能夠獲得更大的成功。但是曾經的情懷被如今的身份所替代,他們更喜歡iPhone產品。對于喜歡感受“原生態Android體驗”的用戶來說,MOTO的原生態又采用了中國本地化定制,或許又讓他們覺得索然無味。甚至有媒體直言不諱:“有多少用戶愿意花3000多的價格去享受一個‘閹割版’的系統。”
重回中國市場,MOTO打出的口號是把消費者“選擇的權力”放在首位,即為消費者打造個性化的手機,以消費者的體驗為先。但目前MOTO的定制內容還偏少,用戶接受程度有多高尚需觀察。
此外價格也偏高。市場也在揣測MOTO會不會下調價格?不過,楊元慶表示,在內地發展智能手機業務時,公司是不會犧牲盈利能力,同時亦會致力在內地拓展網上銷售業務。這樣看來,短期內MOTO的價格降下來可能不大,而網銷的一大優勢是降低成本,不過這方面小米是鼻祖,包括酷派大神也不錯。MOTO是不是可以后來居上還很難說。畢竟價格也是一大誘因。
楊元慶說MOTO在4-6個季度后盈利,那么1-2個季度MOTO的銷售能力和扭虧幅度將決定是否可以兌現承諾。很顯然,第一個季度MOTO的銷售很重要,如果達不到預期,或許下調價格將成為必然。但這就要犧牲利潤率。此外,就是雙品牌策略會不會左右互博也是聯想必須仔細衡量的地方。事實上,MOTO G系列產品已經存在著這種互博的傾向。既要沖量,又要保持盈利能力,對于MOTO來說,難度不小。王者是否真的歸來,我們或許還要再多觀察一番。
-----------------------
作者簡介:小刀馬,微信公眾號:daomawuyu(刀馬物語),個人號:xiaodaoma,如果想了解作者更多的故事,可以嘗試加一下。常年筆耕不輟,堅持,堅守,用一種平實的角度來解讀產業和行業的變遷。
以上就是關于一周預訂百萬臺,MOTO能否王者歸來?全部的內容,關注我們,帶您了解更多相關內容。
特別提示:本信息由相關用戶自行提供,真實性未證實,僅供參考。請謹慎采用,風險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