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計委官網近日刊登了《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于征求擬批準金箔為食品添加劑新品種意見的函》,函件稱,經審核,擬批準金箔為食品添加劑新品種,現已開始征求各相關單位意見并向社會征求意見,時間截止到2月20日。標準中明顯確定了是要在白酒中使用,最大使用量0.02g/Kg,在這份擬批準的食品添加劑新品種金箔中標準及其簡單,只有幾個簡單指標,而沒有安全標準要求。質量規格要求:生產工藝將純度為99.99%純金以物理方式將其氣化,使其均勻分散成小分子,再將這些小金分子重新堆棧排列以精準控制分子磊晶堆棧的方式形成食品添加劑金箔。
一種新的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沒有任何安全依據,也沒有全面完整的引用文獻,讓百姓深感不解。再者,標準起草單位都是那些權威部門,也沒有提及,這么一項標準,就匆匆的截止日期為2015年2月20日,2月20日大年初二,百姓再有建議反饋也不會那么快速,20天能征求到多少意見。
當然,為了配合這個即將加入GB2760的新成員,也是有充分的引經據典理由,食品添加金箔始于歐洲,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法典委員會于1983年正式將黃金列入食品添加劑范疇,將自然純金列入食品添加劑范疇編為A表第310號。金箔首次被用于餐飲上,是始于16世紀的歐洲大陸。在中國,金箔醫用價值由來已久,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食金,鎮精神、堅骨髓、通利五臟邪氣,服之神仙。尤以箔入丸散服,破冷氣,除風。這些含糊的引經據典,能有什么說服力?
國家標準GB2760中關于白酒的添加劑很難在標準中找到那些原料可以使用,費了好大心思,只找到一條,高錳酸鉀可供使用,但是它又和國家標準蒸餾酒不準添加非自身發酵產物相矛盾。蒸餾酒不能添加非自身發酵產物,看來只能在配制酒中使用了,可是配置酒賣不上好的價格,添加了這么貴重的東西也是浪費。
引進一種新的食品添加劑,沒有找出充分的它利于健康,促進食品安全的理由,蒸餾白酒發展了幾十年,竟然在國家添加劑標準中找出它可以使用的添加劑,一句話不準添加也限制了科技進步,更是已經為添加黃金亮了紅燈。
引進一種新的食品添加劑不是要看哪個企業申報了就準備批復,而是要認真聽取國家食品風險評估中心專家的意見,《新食品原料申報與受理規定》和《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審查程序》的要求,申請人在申報新食品原料時應提交由風險評估技術機構出具的安全性評估意見。國家衛生計生委委托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制定相關申請材料要求指南。這些信息征求意見都是需要向百姓公開的。
食品產業這么多,其他產業為什么沒有提出添加金箔,而單單是在GB2760里找不到任何添加劑的白酒?為什么不是利潤低的饅頭而是暴力的白酒?這給百姓留下了無限的遐想。
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要以安全,健康為前提,而不是以經濟利益為前提,倘若所有食品都提出添加金箔,那么又有多少不可再生的黃金供使用呢?
作為百姓食品安全對自己是最重要的,消費也至關重要,當你看到標注添加黃金的白酒,黃金的食品時,你不但要考慮健康,更要考慮可否消費得起。
以上就是關于專家解讀:黃金要進GB2760你準備好了嗎?全部的內容,關注我們,帶您了解更多相關內容。
特別提示:本信息由相關用戶自行提供,真實性未證實,僅供參考。請謹慎采用,風險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