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因淘寶假貨問題“杠上”的阿里巴巴與國家工商總局握手言和。工商總局局長張茅會見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工商總局發言人還正式表態,稱此前發布的“白皮書”不具有法律效力。
1月30日晚,國家工商總局官方網站發布消息稱,該局局長張茅在工商總局會見了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張茅肯定了阿里巴巴在消費維權、凈化營商環境、加強企業自律等方面做出的積極努力,同時指出網絡交易平臺還存在一些問題。馬云則表示網購市場需要進一步規范完善,稱下一步將積極配合政府部門打假,加強日常線上巡查和抽檢。
雙方認為,促進電商產業健康發展、營造消費者放心滿意的網購環境,是網監部門與電商平臺的共同意愿。雙方將加強溝通,共同探索網絡市場管理模式,構建社會共治新格局。
國家工商總局新聞發言人昨晚還正式表態,強調此前網監司發布的《關于對阿里巴巴集團進行行政指導工作情況的白皮書》“其實質是座談會的會議記錄,并不是白皮書,該記錄不具有法律效力。”
1月28日公布的“白皮書”稱,阿里系網絡交易平臺存在主體準入把關不嚴、對商品信息審查不力、銷售行為管理混亂、信用評價存有缺陷、內部工作人員管控不嚴等5大突出問題,“為了不影響阿里系上市前的工作進展,該座談會以內部封閉的形式進行。鑒于目前監管情勢,為廓清種種認知,現將行政指導座談會有關情況如實披露。”但當天傍晚,“白皮書”即在國家工商總局官方網站悄然撤下,并于次日中午刪除。
受淘寶與工商總局之爭影響,市場擔心中國工商總局近期與阿里巴巴關系緊張會給該司帶來政治風險,美國市場阿里巴巴股價本月28日和29日分別跌逾4%和8.8%,兩日市值蒸發約300億美元。
1月29日,有70多年歷史的美國知名律所Pomerantz率先發難,宣布為保護阿里巴巴的投資者展開調查,質疑阿里巴巴和某些官員或董事可能違反《美國1934年證券交易法》中的10(b)和20(a)條款。這兩條法規是為避免證券欺詐和操縱及利用未公開的重要信息買賣證券而設定。此后,另外四家律所也相繼發表聲明,跟風調查阿里巴巴有無提供不實商業信息行為。
國家工商總局發言人此番回應“白皮書不具有法律效力”,意味著阿里巴巴并未向投資者隱瞞信息,因此,上述五家美國律所提起的訴訟將失去證據支撐。
以上就是關于大戲驟落握手言和,工商總局回應稱“白皮書不具有法律效力”全部的內容,關注我們,帶您了解更多相關內容。
特別提示:本信息由相關用戶自行提供,真實性未證實,僅供參考。請謹慎采用,風險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