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財報不達預期,和工商總局任性吵架,讓阿里最近遭遇資本市場上的連環殺,市值一夜間蒸發687億元,甚至還可能面臨美律所調查。事實上,除了看的見的實物交易存在假貨現象外,阿里平臺的另一個虛擬貨品交易平臺也是貓膩橫生。
不像莆田產的球鞋那樣假得直接,淘寶上虛擬貨品的貓膩交易并不被大多數人所知。最直接的感受是,當你打開淘寶的游戲中心,你會看見各種目前市面上火爆的手游道具再被低價售賣,這其中像《刀塔傳奇》、《我叫MT2》、《天天酷跑》等熱門游戲,其道具價格基本上要比官方便宜4-5成。
對于一般游戲玩家來說,“萬能的淘寶”可以給他們超低廉的“代充”服務,這樣的充值業務店鋪不僅在淘寶平臺上眾多,而且多數代充店都能輕松盈利,甚至有些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和“方法論”。對這些代充店們來說,當在別的平臺因為“某些原因”不能經營時,能找到“萬能的淘寶”這個平臺,“真是幸運”!
“萬能的淘寶”給了代充店們機會,它們就能發展起來。
2014年,淘寶代充店們的第一桶金,就是在三四月份南非匯率不穩定時賺到的。
據了解,在蘋果appstore中,虛擬商品在每個國家有著相對固定的階梯式定價。然而這也導致一個問題:比如完成一筆appstore內購最低額度的付費,在美國、在中國、在南非,實際付出去的貨幣價值在三國國家并不是絕對等號關系,并不遵守現實世界的貨幣匯率關系,因此各個國家之間的付費就存在了一定的匯率差額。
2014年4月份,南非貨幣南特與人民幣出現了較高的匯率差。這些淘寶代充店主們開始大肆采購南非禮品卡,來為國內用戶充值,賺取這個匯率差。
據媒體報道,某淘寶蘋果業務代充店僅2014年8月22日一天,共售出351張面值“4000南非南特”的appstore蘋果禮品卡,以單張1800元人民幣計算,一天流水63.18萬元,其中一筆達到21.6萬元,另一筆達到了10.8萬元。
對于這些寄生于淘寶網的蘋果用戶代充值業務的源頭,蘋果方面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進行封堵,如“南非銷售的卡只適用于南非帳戶,中國帳戶及其他帳戶不能使用”等,但卻無法完全屏蔽這些淘寶平臺上的店鋪。而阿里方面對這些灰色地帶卻又采取著不看不管的態度,更縱容了這些代充值店鋪的發展。
而代充店這種鉆匯率變化空子的“不當得利”,造成的直接利益受損者卻并非蘋果店,而是是國內游戲文化市場的CP。其時,嚴重程度已經讓某CP的CEO在微信朋友圈含淚吐槽,其公司因為受淘寶平臺上存在的這種代充行為影響,正常應該從蘋果獲得的70%的分成減少為58%,并呼吁國內游戲公司聯手打擊淘寶代充店。
然而,當全國的CP口誅筆伐淘寶代充店們的時候,“萬能的淘寶”對它們又萬能了一次——沒有什么措施或反應。
然而屋漏偏逢連陰雨,北京時間2014年12月30日凌晨,蘋果公司推出了一種新的14天無條件退貨政策。
簡單來說,當一個用戶為一款應用付費,如果用戶認為他的付費所得和期待不符,即“受到欺騙”,那么他仍然可以由此退款。
而且蘋果的退款政策使得用戶在申請退款時只需要和蘋果官方進行溝通,完全繞開了應用的開發者部分,即使開發者同意退款,也必須由蘋果審核通過。
于是,這也迅速成為了淘寶代充店的一個新的“致富手段”。
由于淘寶上數量龐大的代充店本來一直都在進行充值操作,過程中就在搜集用戶的帳號、密碼信息。假設用戶充值了100元購買道具,代充店在幫助用戶購買道具后如果立刻申請退款,那么這100元將由淘寶代充店獲得,用戶代充付錢給了代充店,本應該這部分錢要給到蘋果,但通過退款卻又還給了代充店。
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國內的CP們不僅要面對來自“萬能的淘寶”那方的強盜,還要應對蘋果的予取予奪。
因為蘋果目前的規則是,用戶退款金額依舊要計入分成,即蘋果仍舊需要提成30%。也就是說,用戶沖100元后可全額退100元、還能白賺100元的道具,而這個過程中,蘋果硬要分30元,這個30元+道具的損失,全算給開發商,并于下個月從游戲公司的分成款里面扣除30。
因此,在整個交易過程中,用戶付費給代充店獲得了道具,代充店雖購買了道具但申請退了款從而白白賺取了用戶費用,蘋果公司賺取了30%的提成,只有游戲公司白白損失這次交易本應獲得的道具費和被扣除的那30%的蘋果分成!
此外,淘寶代充店還有一種手段,便是制作“黑卡”。
所謂黑卡,就是充值時,充值系統會認這筆賬,但是游戲開發商根本就從未發行過這張儲值卡。
不少“萬能的淘寶”代充店就利用一些可用儲值卡類充值方式的游戲的漏洞,找到一些”黑卡“,然后以充值卡的名義對此進行銷售。而這些黑卡一旦被發現,無論對于制作方、銷售方甚至購買方,是肯定會追究責任的。
再回到片頭阿里與國家工商總局的“打臉”大戰來說,國家工商總局難道不知道“萬能的淘寶”賣些什么,做些什么?當然清楚,所以其在針對阿里的“白皮書”中,首先便是提到了阿里系“主體準入把關不嚴”的問題,并明確指出:其平臺內經營者擅自使用他人企業名稱開展經營活動,違反有關市場主體準入方面的規定從事網絡經營活動。
同時,國家工商總局還繼續補刀,點出:淘寶網平臺內經營者資質審查登記流于形式,部分網店實際主體名稱、經營地址、住所信息明顯與營業執照登記的主體名稱、經營地址、住所不符,甚至上傳他人的營業執照信息。
要知道,多數淘寶代充店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類似問題。它們利用各種方法鉆空子,并且是有組織、有規模、甚至會在游戲論壇、游戲內進行大范圍擴散這種代充、退款信息,不僅對消費者帶來大量不安全隱患,更放大了整個游戲市場的退款損失,特別是對正在發展初期的手游行業造成了巨大傷害,而這更是危及到了一些中小型cp的生存問題。
據媒體報道,一家進行淘寶iOS游戲代充值業務的店主大方地在自己的店鋪中曬出了三個月以來的銷量,6月份商鋪的銷售額達到863萬,而這三個月每個月的增長都超過了30%。
一個月近一千萬是什么概念?一個小CP的月流水也不過一千萬。這就相當于一家代充店一個月的時間干掉了一個小CP,特別是在這種代充店運營成本幾乎可忽略不計的情況下。
如果說,代充店依靠匯率差獲取利益,還只是鉆了蘋果規則的漏洞,那么依靠惡意退款等方式,獲取不當得利的做法,是否已經觸及到了法律的界限了呢?
所謂不當得利是指沒有法律上的根據,使得他人遭受損失而自己獲得利益。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第92條規定:“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得利返還受損失的人。”即因為不當得利沒有合法依據,所以雖然屬既成事實也不能受到法律保護,受益人應返還不當得利給受損人。
或許,這多少能給正在從事這個灰暗產業的人們一些警醒。畢竟在整個獲利產業鏈中,淘寶代充店們是獲利者,而游戲廠商們不僅沒有收益甚至還要為其買單。
但對于淘寶平臺來說,如此規模的代充業務長期存在,或是由于“淘寶網存在很多實際困難”,但正如商務部在其公告中所說,“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政府、企業、消費者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希望阿里能拿出誠意和行動,與CP們共同努力,盡快除去游戲文化市場頭上那一塊灰霾。
以上就是關于虛擬貨品的貓膩交易,那些你看不見的阿里電商暗流全部的內容,關注我們,帶您了解更多相關內容。
特別提示:本信息由相關用戶自行提供,真實性未證實,僅供參考。請謹慎采用,風險自負。